十方一念封面

《十方一念》
林夕 著
定價 250 元
5 折特價 125

放入購物車
俱樂部選書選書額度:1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關於林夕

林夕,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修翻譯。

曾任港大中文系助教、《快報》編輯、亞洲電視節目部創作主任/副經理、音樂工廠創作總監/總經理、商業電臺廣告創作及製作部主管/商業電臺創作顧問/商業電臺顧問。現全職寫字。

2009年1月18日於2008年度「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上獲得香港樂壇最高的終身榮譽大獎「金針獎」。

關於林夕

人情•世故書封
《人情.世故》
林夕 著
定價 300 元
5 折特價 150

放入購物車
俱樂部選書選書額度:1

 

一堂林夕分享的終身學習課
林夕說,
請留意在「人情」與「世故」之間隔著那一個小黑點
這點很重要
我們一出世就難免入世
於是誰都懂得一點點的人情世故
可是在人情世故之中過活
也未免太沒趣了

 

原來你非不快樂書封
《原來你非不快樂》林夕 著
定價 250 元
7.9 折特價 198

放入購物車
俱樂部選書選書額度:1

一本林夕寫給生命的情書
《原來你非不快樂》以「快樂」為主題,透露出林夕自憂鬱深谷中掙扎而出、個人生命最重要的探索,並反映眾多現代人切身關心的課題。

書中記錄了林夕在走出焦慮症後,盛名之下悄然展開的思考,有點笑傲江湖,卻心腸獨熱;有點旁逸斜出,卻直探人心。淺白的行文,雋永的哲理,帶著禪宗意味,好看、耐看,值得收藏。

 

關於林夕 出版作品 關於十方一念 臺灣版序 王志弘談設計 內文試閱 私密創作日記 林夕來台行程

打從高中開始,詩路一直引領著林夕的思路看世界。
日後展開填詞生涯時,仍然念念不忘把現代詩的特質,滲透歌詞裡面,
甚至把歌詞當白話詩寫,例如給王菲寫的〈臉〉、〈催眠〉……。

《十方一念》便是林夕三十多年來的詩作結晶,港版原為100首,臺版由林夕重新編選為108首,全書共分三部,分別寫感悟、愛情,以及社會實況。
林夕寫《十方一念》,專注在感受、想像與領悟的過程。
他為這些分行的文字正名,一曰歌詞解放體,二曰思考線條錄。
他也建議讀者不要罣礙分別這是詩或是散文。

關於《十方一念》

歌詞解放體,思考線條錄

當大家翻開這本書,看到裡面都是一頁頁分行的文字,可能會想:這些是詩嗎?
請先泡一壺烏龍茶,容我娓娓道來。
其實,作者本人對是詩不是詩這問題,也烏龍得很。

這本《十方一念》的作品,來自香港《明報周刊》一個專欄的結集。當初編輯撥出一整版讓我自由發揮,只希望在純文字以外,還要添加一點什麼,要有玩味的空間。當時就想,天下哪有如此好玩的事,我可以寫我想寫的「詩」了,還可以弄一點視覺效果,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為什麼是詩?

打從高中開始,便對現代詩著迷,古典詩詞與現代詩在腦海中融合之後,詩路一直引領著我的思路看世界。在香港大學修讀碩士的題目是現代詩,同時也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學友,以志工的心態搞了一本叫《九分壹》的詩刊。可惜,出版了四到五期之後,因人力財力無力進行到底。
之後,開始了填詞生涯,仍然念念不忘把現代詩的特質,滲透歌詞裡面,有時候甚至把歌詞當白話詩寫,例如給王菲寫的〈臉〉、〈催眠〉,還有……,只是這場持續二十多年的實驗,也弄出不少從鋼索墮地的犧牲品。

詩事了,詩情未了。

於是,那個定名《十方一念》的專欄,第一時間決定賣詩。能夠在一本兼備娛樂與人文文化的大眾化雜誌寫詩,是多有挑戰性的遊戲。首要任務是破除普羅讀者的戒心,別一看見分行的文字,就認定是詩讀者、詩學者、詩人那杯茶,與己無關。其次,就是保持不能寫得太「現代詩」的戒心,讓那杯茶比較容易入口,像烏龍,在半發酵間引誘人先喝了再算。這其實也是個走鋼索的遊戲。
走了一年左右,忽然靈光一閃,管什麼體裁,管什麼讀者怎麼看?讀者能看到什麼才最重要。該怎麼寫就怎麼寫,什麼內容以什麼形式表達最有效,就用什麼形式,要不擇手段,管別人叫這是詩不是詩。

我相信,一個誠懇的作者,如果下筆時先有這是文學還是流行讀物的分別心,寫出來的東西,還是有計算的痕跡;一個作者最好的寫作狀態,就是揮灑,沒見過一個人揮灑自在時,還在計較,這樣寫會不會不夠詩,不夠歌詞,不夠流行,不夠文學。忠於體裁的定義,就辜負了作品該有的生命。

回到最初的問題。臺灣版本取消了香港版的配圖,一如煙幕消散,還原赤裸裸的純文字,好像更有需要回答,這本「文集」是詩集嗎?現在的我會說,為詩與非詩的標準自製一把尺,既有所謂也無所謂;看的人覺得那是什麼並無所謂,看完了,得著了什麼,才有所謂。
最理想的閱讀境界,是得魚忘荃。

寫《十方一念》,就像寫歌詞時忘記了音符、旋律結構、段落、傳唱度種種限制,而感受、想像、領悟的過程,在腦海中如浪翻潮湧,亂中有序。所以,在這個習慣以規範換取安全感的世界,為勢所逼下,要替這些分行的文字正名,選擇有二。

一曰:歌詞解放體。
二曰:思考線條錄。

臺灣版序

 

十方跟一念可以說是兩個極端
極大的空間跟極短的時間
將十方一念,抽掉方與念,留下十與一
是我這次的安排

十與一不做太細的解識,方是什麼,念是什麼
十與一變成符號可說是
正與負(及正與負之間的空間)
多與少(及多與少之間的空間)
就算是距離極近的兩極的之間
還是有無限的思考可能性
就像一彈指之間,如林夕在序裡所描述
聯念出
可大可小
可憎可減
的心念

--王志弘

本書封面設計 王志弘
1975年生於台北,1995年復興商工廣告設計科(補校)畢業。
2000年開始以個人工作室承接設計案至今,以平面設計為主,領域涵蓋各類書籍及建築、電影活動等宣傳製作物。
2008年起與木馬文化合作,以「INSIGHT」為名發行一系列與設計、藝術相關的翻譯書籍,包括佐藤可士和、荒木經惟、原研哉、草間彌生等人的著作。2003-2008年間曾五次贏得台北國際書展金蝶獎金獎。
2009年HKDA亞洲設計大獎葛西薰(Kaoru Kasai)評審獎與銅獎、東京TDC入選。
網站:wangzhihong.com

 

王志弘談設計

本來我想說

本來我想說

給我一段仁愛路

給我一段仁愛路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

 

內文試閱

想一窺林夕原始的創作概念嗎? 想比較成書後文章的差異所在嗎? 我們特別蒐錄了兩則創作,讓您來欣賞前後創作的不同。

雨的距離(最初版)

雨的距離(成書版)

雨的距離(成書版)

雨的距離(成書版)

 

雨的距離(最初版)

秉燭(成書版)

秉燭(成書版)

秉燭(成書版)

 

私密創作筆記

讀林夕的作品時而內容清新、形式規矩;時而無所不包、揮灑自由。他的作品非詩、非詞、非文,反像佛偈語。這天,來聽林夕如何舞文弄墨,玩字造夢。

專題演講

◆ 2011年4月24日(日)14:30-16:30
林夕有約--談十方世界的文字一念╱富邦講堂/臺北市敦化南路一段108號B2
參加辦法|請上富邦藝術基金會網址報名
報名網址http://www.fubonart.org.tw
洽詢專線|(02)2754-7998

座位有限,請儘早報名,以免向隅。
富邦講堂 共同主辦

 

◆ 2011年4月26日(二)14:00-16:00
思考的線條──從一字到一念/東海大學/臺中市臺中港路三段181號

◆ 2011年4月28日(四)14:30-16:30
給自己的情書──林夕遇見十六歲的自己/臺南一中/臺南市民族路一段1號

◆ 2011年5月03日(二)19:00-21:00
詩與詩意/政治大學藝文中心大禮堂/臺北市指南路二段64號藝文中心(一般民眾將於18:40開放入場【限額50名】,並請攜帶本書做為憑證。)

新書分享

◆ 2011年4月26日(二)20:00-21:00
誠品園道店3F文學書區/臺中市公益路68號3F

◆ 2011年4月28日(四)20:00-21:00
誠品臺南店B1書區舞臺/臺南市長榮路一段181.183號

林夕請你喝茶──誠品獨家活動

2011年4月30日(六)19:00(限20人)•有記名茶•臺北市重慶北路二段64巷26號

活動時間|2011年4月1日--2011年4月20日
參加辦法|將您在誠品書店購買的《十方一念》收縮膜上的貼紙(影印無效),於2011年4月20日前(郵戳為憑)寄回遠流出版公司。
活動說明|2011年4月26日抽出20名幸運讀者,於2011年4月30日與林夕一起喝茶談心。(中獎名單將公布在遠流博識網,參加者活動當天請攜帶本書。)

中獎名單|感謝廣大愛好《十方一念》的讀者,「林夕請你喝茶」日前已抽出幸運讀者,我們會有專人與您聯繫。再次感謝所有讀者們的來信,幸運抽出的讀者請於4月30日下午6點50分於有記名茶(臺北市重慶北路二段64巷26號)辦理報到手續,報到時請攜帶《十方一念》一書。

中獎者:
黃信閔、孫文蔆、黃寶儀、陳靜宜、王鈴君、張瑋庭、張楷寧、黃韻如、郭曜華、
周潤富、汪予歆、陳可豫、任志昂、林昂熾、謝育菁、鄭淑青、賴姿璇、吳岳儒、
繆美亭、江承恩

如有抽獎相關訊息詢問,請利用電子郵件信箱:changyu@ylib.com,會有專人儘快與您連繫。

其他聲明

  1. 來信請寄:(100)台北市南昌路二段81號6樓「與林夕有約」活動小組
  2. 請註明個人資料:姓名、連絡電話、地址、email,以便通知中獎事宜。
  3. 活動相關事宜,以此活動網站公告為準。
  4. 參加者請詳實註明個人資料,若因資料有誤,致影響聯繫或活動舉辦,將視同放棄得獎資格。
  5. 得獎者請於2011年4月28日前回覆參與意願,若無則視為放棄。
林夕來台行程

遠流博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