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莊子的逍遙路》 游刃有餘的生命美學,自在自得的處世智慧
人生就是人心引領人物走入人間的一段行程,而身、心、靈三層次卻得面對諸多不得已與無奈何的試煉和考驗,其間生命承受的挫折和失落,與壓在心頭的悲苦和哀傷,莊子給出了無限的悲憫與真切的同情。
國學巨擘王邦雄教授以幾十年的研究與講學工夫,結合實際生活經驗,用親切的話語,生動的譬喻,詮解莊子的理路架構與敘事觀點,將莊子最具代表性也最顯精采的段落,一一引據加以析論,並比較老莊思想與儒家思想的異同。從生命存在的處境與難關,到解開生死倒懸的執迷困苦,如何直面人生的問題、解消心知的執著、尋求身心的安頓,透過字裡行間的哲思義理與情意蘊涵,展現了莊子的生命理念與應世哲學,讓我們在家常日常的餘地空間中,走出自己的人生逍遙路。
《莊子內七篇.外秋水.雜天下的現代解讀》 莊子思想學說豐富而精微,擅以寓言故事寄託哲理,字句充滿詩意和想像力,極富趣味性及啟發性,值得涵詠回味。國學巨擘王邦雄教授窮畢生講學、研究之功力,以自身對經典的體悟,解讀莊子思想境界中最為核心的內七篇,被認為是文學藝術巔峰之作的外篇〈秋水〉,以及獲致歷代學人絕高評價的雜篇〈天下〉,匯通了孔孟、老莊、荀韓的思想,徵引各家說法,以經解經,論說詮解詳盡,理路清晰分明,重在義理內涵的抉發與生命智慧的體悟,堪稱莊子新繹的終極定本。
人生的路怎麼走?人間的美好在哪裡?承老子之學而開出新理境的莊子給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