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封

科學人(第67期/2007年9月號)

出版日:2007/9/1

定價:220
優惠價:198


規格

裝訂: 平裝

尺寸:28 x 21 x 0.50 Cm


內容簡介

魚的第六感
 

 
除了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這五種感官,鯊魚還有敏銳的「第六感」:電覺,可以偵測微弱電場,捕捉獵物。
 
撰文╱菲爾茲(R. Douglas Fields)
 
翻譯/黃榮棋
 

 
恐怖的背鰭劃破水面,直逼我們而來─一頭三公尺長的碩大青鯊,正如魚雷般朝血腥氣味方向游去。我與太太米蘭妮注視著在我們七公尺長的Boston Whaler快艇邊圍繞的幾隻大鯊,突然,一隻鯊魚的銀藍色口鼻衝上甲板的方形切口,米蘭妮大叫「小心!」,我們本能縮了回來,不過,只是有驚無險,鯊魚咧著滿口乳白色閃爍的尖突鋸齒,揚長而去。
 
我們用杓子將血灑在海上吸引鯊魚前來,但我們對牠那出名的嗜血性格不感興趣,而是想研究鯊魚神秘的「第六感」。研究室實驗已經證實,鯊魚能偵測極微弱的電場─像是動物細胞接觸到海水時會產生的那種。但鯊魚如何應用這項獨特的感官,還有待證實。我們就是想利用這艘船來找出原因。
 
科學家一直到1970年代,才開始懷疑鯊魚可以偵測到微弱電場。我們現在知道,這種電覺(electroreception)可以幫助鯊魚發現食物,既便是在五種常見感官(視、嗅、味、觸與聽覺)都幾乎無用武之地的環境也一樣。電覺可以用在污濁水域或暗無天日的地方,甚至是針對藏身沙底的獵物。
 
我與同事目前正在研究電覺的分子基礎,其他人探討的問題有:電覺器官如何發育形成?我們的脊椎動物祖先在離開海洋之前,是否也能夠偵測電場?不過,這些研究都還在起步階段。在這裡,我要描述研究人員如何發現鯊魚的電覺,以及如何證明電覺對成功捕獵的重要,這是一個迷人而鮮為人知的跨世紀故事。…
 
【欲閱讀豐富完整全文,請參閱科學人2007年9月號】
 
amoxil antibiotic dosage blog.pragmos.it amoxil dose

目錄

專題文章
 
  【神經科學】 跳動的靈魂之窗 文/馬蒂內茲-康德(Susana Martinez-Conde)、邁克尼克(Stephen L. Macknik)
 
  【神經科學】 動動眼,看得更清楚! 文/蔡介立
 
  【環境科學】 全球暖化背後的科學證據--IPCC報告科普版 文/柯林斯(William Collins)、科爾曼(Robert Colman)、海伍德(James Haywood)、曼寧(Martin R. Manning)、莫德(Philip Mote)
 
  【環境科學】 全球暖化是個大騙局? 文/許晃雄
 
  【環境科學】 台灣也暖化了嗎? 文/許晃雄
 
  【環境科學】 都市化讓氣候更異常! 資料提供/劉紹臣、整理/鄭靜琪
 
  【電腦模擬】 預測下一場森林大火 文/安德魯斯(Patricia Andrews)、芬尼(Mark Finney)、菲謝蒂(Mark Fischetti)
 
  【生態學】 台灣的森林大火 文/郭雅欣
 
  【生態學】 生態中不可或缺之火 文/姜保真
 
  【科學人看科學人】 我用發明改變世界--史蒂夫‧沃茲尼克 文/李名揚
 
  【封面故事】 鯊魚的第六感 文/菲爾茲(R. Douglas Fields)
 
  除了一般動物具有的五種感官: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鯊魚還能運用敏銳的「第六感」:電覺,在幽暗的海底和混濁的水域,偵測生物發出的微弱電場,精準咬住獵物。
 

 
  【封面故事】 魚兒求生六技 文/嚴宏洋
 
  【封面故事】 謎樣鯨鯊 文/莊守正
 
  【免疫學】 發炎:助長癌症的惡火 文/斯蒂克斯(Gary Stix)
 
  【科技創新】 把資料中心塞進貨櫃裡 文/沃德羅普(M. Mitchell Waldrop)
 
  【公共政策】 藥瓶裡的種族問題 文/卡恩(Jonathan Kahn)
 
  【科學人剪影】 捍衛隱私的天使:史威尼 文/沃爾特
 
  【讀者論壇】 讀者論壇 
 

 
新聞掃描
 
  【食品安全】 貓狗罐頭拉警報 文/史德奈(Alison Snyder)
 
  瞞過蛋白質的標準測試很容易,但食品業仍對其他測試法猶豫不決。
 

 
  【生物物理】 量子光合作用 文/蔡宙(Charles Q. Choi)
 
  【保育】 創造森林的新投資價值 文/菲謝蒂(Mark Fischetti)
 
  【能源效率】 越省油就開得越多 文/貝克(Linda Baker)
 
  【物理學】 抄維度捷徑的微中子 文/阿爾珀特(Mark Alpert)
 
  【物理學】 捕捉雷射彩虹 文/明克爾(JR Minkel)
 
  【心理學】 反科學的根源 文/蔡宙(Charles Q. Choi)
 

 
華人視界
 
  【科學人觀點】 棒棒揮空,出局! 文/曾志朗
 
  【變遷中的氣候】 植林就能救台灣? 文/柳中明
 
  【形上集】 武士與旅人 文/高涌泉
 
  【醫眼窺人間】 醫學教育是什麼? 文/賴其萬
 
  【網路不打烊】 塗鴉塗出了數學博士 文/林守德
 
  【時光隧道】 舳艫不駭風波惡 文/王道還
 
  【不可勝數】 數學家會算嗎? 文/曹亮吉
 

 
專欄文章
 
  【科學Easy Learn】 伸卡球魔力何來?--變化球密技大解析 文/李名揚
 
  滑球為何會滑?伸卡球為何會鑽?變速球為何會減速?王建民是怎樣操控這些武器,讓大聯盟的強打者一籌莫展?
 

 
  【永續發展】 為農作物買保險 文/薩克斯
 
  【反重力思考】 長生不老的「新科植物」 文/米爾斯基
 
  【科技解剖室】 網球鷹眼:界內還是界外? 文/菲謝蒂
 
  【謠言與真相】 為了一枝太空筆,NASA花了數百萬美元? 文/科廷
 
  【專家解答】 攀爬類植物是否會影響橋樑結構?地表上的臭氧,可以填補大氣中的臭氧洞嗎?為何貓薄荷會讓貓做出瘋狂舉動?
 
編輯部製作
 
  【總編輯的話】 眼球細微跳動洩漏思緒! 文/李家維
 

 

精彩試閱

【封面故事】
 
鯊魚的第六感
 

 
除了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這五種感官,鯊魚還有敏銳的「第六感」:電覺,可以偵測微弱電場,捕捉獵物。
 
撰文╱菲爾茲(R. Douglas Fields)
 
翻譯/黃榮棋
 

 
恐怖的背鰭劃破水面,直逼我們而來─一頭三公尺長的碩大青鯊,正如魚雷般朝血腥氣味方向游去。我與太太米蘭妮注視著在我們七公尺長的Boston Whaler快艇邊圍繞的幾隻大鯊,突然,一隻鯊魚的銀藍色口鼻衝上甲板的方形切口,米蘭妮大叫「小心!」,我們本能縮了回來,不過,只是有驚無險,鯊魚咧著滿口乳白色閃爍的尖突鋸齒,揚長而去。
 
我們用杓子將血灑在海上吸引鯊魚前來,但我們對牠那出名的嗜血性格不感興趣,而是想研究鯊魚神秘的「第六感」。研究室實驗已經證實,鯊魚能偵測極微弱的電場─像是動物細胞接觸到海水時會產生的那種。但鯊魚如何應用這項獨特的感官,還有待證實。我們就是想利用這艘船來找出原因。
 
科學家一直到1970年代,才開始懷疑鯊魚可以偵測到微弱電場。我們現在知道,這種電覺(electroreception)可以幫助鯊魚發現食物,既便是在五種常見感官(視、嗅、味、觸與聽覺)都幾乎無用武之地的環境也一樣。電覺可以用在污濁水域或暗無天日的地方,甚至是針對藏身沙底的獵物。
 
我與同事目前正在研究電覺的分子基礎,其他人探討的問題有:電覺器官如何發育形成?我們的脊椎動物祖先在離開海洋之前,是否也能夠偵測電場?不過,這些研究都還在起步階段。在這裡,我要描述研究人員如何發現鯊魚的電覺,以及如何證明電覺對成功捕獵的重要,這是一個迷人而鮮為人知的跨世紀故事。…
 
【欲閱讀豐富完整全文,請參閱科學人2007年9月號】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