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治時代二萬五千分之一台灣地形圖》專文推薦
這一套地圖係「大日本帝國土地測量部」從一九二三起,以五年的時間,歷經三角測量、水準測量、測板測量等標準測量程序,所調製出來總數一七七張的地形圖,其範圍涵蓋台灣東北及西部平原、台地和丘陵地區,該部調製測繪經驗豐富,每一步驟均有標準程序可做依據,因此這一套圖集的精密程度,與《臺灣堡圖》相比,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1996年遠流出版公司台灣館新闢【台灣圖典】系列,首開台灣出版界整輯解讀日治時代台灣地圖之風氣。其中之一的《臺灣堡圖》,由於原寸原貌覆刻,編製周密,裝幀典雅,深獲海內外一致好評,各大圖書館暨學術界、工程界乃至堪輿中人,無不爭相購買,為台灣掀起一股「堡圖熱」。 蒐羅最齊全.製作最完備 兩年之後,遠流出版公司再度出擊,推出《日治時代二萬五千分之一 臺灣地形圖》。這一套地圖係「大日本帝國土地測量部」從一九二三起,以五年的時間,歷經三角測量、水準測量、測板測量等標準測量程序,所調製出來總數一七七張的地形圖,其範圍涵蓋台灣東北及西部平原、台地和丘陵地區。由於「陸地測量部」是當時日本帝國最高測量機關,調製測繪經驗豐富,每一步驟均有標準程序可做依據,因此這一套圖集的精密程度,與《臺灣堡圖》相比,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以聚落為例,《臺灣堡圖》僅僅顯示其範圍,這套地形圖中,除了範圍之外,更把聚落中每一棟建築的形式,一一顯示出來;再就圖面線條而言,相對於《臺灣堡圖》的剛硬勾勒,這一套圖集便顯得描繪柔美,字體大小合宜許多了。 這套地圖,延續日治時代傳統,當年係單張陸續印刷出售,收集不易。經過戰亂之後,各個研究單位所收藏者也均不完整。因此兩年多來,遠流出版公司的編輯跑遍國內外各相關機構,遠從日本國會圖書館,近如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台灣大學圖書館暨人類、地質等系、師範大學地理系……等。洽商蒐集比對,最後選取其中保存狀況最好的一七一張,彙集成為《日治時代二萬五千分之一 臺灣地形圖》。可說是這批地形圖自問世以來,幾近最完整的呈現了。而《臺灣堡圖》中基隆、高雄、馬公等要塞,因為「禁圖」關係,以致無法重現世人眼前的遺憾,在這套圖集中,也一一獲得補償,真是非常不容易。 隨導讀一窺地形圖堂奧 除此之外,為了讓讀者更加清楚日治時代「陸地測量部」職掌與功能、不同比例地形圖的「切圖」方式,以及本圖集測繪過程,早、中、晚期的範圍變遷等等。遠流出版公司特別再度邀請師大地理系施添福教授撰寫導讀,以便讀者能從「歷史地理」的宏觀角度,一窺此一地形圖的堂奧。同樣地,為了方便讀者的檢索,該公司的編輯群也不辭辛勞,將全套圖集數千個地名一一拆解,製作成地名索引。讀者們只要算清地名筆畫,立刻便可查出所在位置。 九○年代以來,台灣研究熱潮一波接一波,始終未曾退去。所可惜的是,眾多的研究之中,獨獨最吃力不討好,需要「傻瓜精神」支撐的史料整理工作,最是乏人問津。此時此地,遠流出版公司不計市場利益,以民間企業身分,協調各公家單位共襄盛舉,出版這套圖集,其最重要的意義,或許就在於,以「傻瓜精神」為台灣研究開拓出更多的可能空間吧!
[ 返回上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