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流出版公司
遠流博識網
Best100
遠流俱樂部
智慧藏
華山文創
台灣雲端書庫
關於博識網 /
登入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購物車
熱門新書
讀享生活文摘
暢銷排行
得獎推薦
優質套書
套書大賣場
非常作家
讀書社群
超值集購
我要找
的書
會員享遠流全書系單書79折,VIP會員更優惠
YLib書香存摺,紅利折抵書價
7-11取貨付款
水彩練習曲
、
只死一次的人生
、
月影溪谷飯店
、
開飯了!饕客的時光餐桌
、
走進孩子的情緒小劇場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至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我和我最後的人生:35歲癌末教授的抗癌故事與生命體悟
活出真我的中年人生課:心理腫瘤科名醫超越失落與無常的生命洞察
金庸作品
金庸作品集
金庸漫畫
金庸茶館
文學‧小說
文學
小說
推理
企管‧資訊
商業理財
資訊
人文‧科普
自然
科普
歷史/地理
台灣
社會科學
哲學/思想
生活‧藝術
旅遊
時尚
生活風格
電影
藝術/設計
漫畫
文創好設計
心理‧健康
心靈
勵志
心理
醫療保健
親子‧童書
童書
繪本
親子教養
青少年書
教育‧學術
教育
學術
學習‧辭書
傳播
辭書
語言
有聲書
考試/學習
書目下載
心靈、勵志
心理、教育
文學、小說
企管、資訊
自然、科普
旅遊、時尚
金庸、推理
歷史、台灣
童書、繪本
健康、生活
電影、藝術
學術、傳播
辭書、語言
漫畫、有聲書
CD-ROM
首頁
>
讀享生活文摘
> 職場求生
當對方具有優勢時的談判法則──【準備好最佳替代方案】
作者:Roger Fisher, William Ury & Bruce Patton
談了這麼多的利益、方案、標準等等,如果對方具有談判優勢,前面談的那些東西有什麼用處?當對方比較有錢或人脈好,擁有較多人馬或更先進的武器,你該如何是好?
如果情勢一面倒向對方,的確很難有所作為。任何園藝指南都無法教你在沙漠中種出百合、在沼澤中種出仙人掌。如果你渾身上下只有一張百元美鈔,卻看中了古董店裡一套價值數千美元的純銀喬治四世茶具,你最好別期待能靠談判技巧創造奇蹟。一切談判都存在難以撼動的現實。
當對方具備莫大優勢時,任何談判法最多只能達到兩個目的:第一,保護你不致做出你原該拒絕的決定;第二,幫你善用手邊資源,以達成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協議結果。讓我們一一探索這兩個目標。
保護自己
當你想趕上飛機的當下,搭上飛機這個目標似乎至關重要;但回頭想想,其實搭下一班也沒什麼差別。談判也常讓你面臨類似的情境。你深怕一場重要的商業談判談不出結果,畢竟已投入了那麼多的時間精力。這些情況有個很大的危機:你會太傾向於配合對方─以致太快投降。「讓我們達成決議,結束這一切吧!」心中那旋律愈來愈強,導致你簽下原本該拒絕的合約。
制訂底線的代價
。為避免這種結局,談判者常會預設可接受的最壞結果─即所謂「底線」。如果你是買方,底線就是準備付出的最高價格;若你是賣方,底線就是你願意接受的最低金額,例如你跟另一半把房屋售價訂在三十萬美元,同時你們都同意最低不能少於二十六萬。
有了底線,比較擋得住當下的壓力與誘惑。再以房屋買賣為例,某位買家最高只能出到二十四萬四千美元,而所有熟悉內情的人都知道:你前不久才以二十三萬五千美元買下這房子。議價優勢在你這邊,仲介跟在場所有人大概都等著你決定。這時,早先定下的底線將保護你,讓你不致做出將來要後悔的決定。
如果你這邊不止一人,聯合底線有助於確保沒人會把你可能接受較低出價的意願走漏出去。這樣的做法可以規範律師、仲介等人的權限,「盡量賣到最好價位,但不能低於二十六萬美元。」你可能會如此吩咐。如果你這一方是各報業工會組成的鬆散聯盟,準備與出版商聯盟談判,共同預設底線可以避免任一工會受對方出價引誘而脫隊。
然而,底線帶來的保護網可能代價不斐。你也許將無法受惠於過程中獲得的各項資訊。依定義解釋,所謂底線即代表不可變更的立場。於是你打定主意關閉耳朵,不受對方言語影響而調整這條底線。
底線也會扼殺想像力。因為這條底線,你將沒有意願創造一個能包容雙方不同利益、讓彼此更加受惠的解決辦法。任何談判的變數幾乎都不只一個。與其堅持至少二十六萬的房價,也許二十三萬五千加上其他配套反而對你更好,像是握有優先承購權、延後成交、兩年倉庫使用權、兩英畝牧草區的買回權。硬是堅持底線的話,這些別出心裁的點子大概都不會浮現腦海。可以說,本質僵硬的底線幾乎注定就是太過僵硬了。
再者,通常底線會設得太高。設想你跟家人圍坐早餐桌討論這棟屋子的底價,一名家庭成員首先發難說二十萬美元,另一個回應:「我們至少該設在二十四萬。」第三個插嘴:「二十四萬?我們家?那簡直是搶劫。這屋子至少值個三十萬。」在場誰會反駁?畢竟價格愈高每個人拿得愈多。一旦決定,這條底線就很難撼動,以致你們無法在最佳時機把它賣掉。相反地,在其他情況下底線也可能訂得太低;這種情形下,你其實該把房子先租出去而不是賤價拋售。
簡言之,預設底線雖然能使你免於做出錯誤的決定,卻也可能導致你既無法想出更明智的辦法,也無法接受更理想的提議。什麼條件最值得接受?這實在不是一個任意決定的數字所能衡量的。
有什麼其他替代方案嗎?有什麼辦法能讓你既不會簽下不該簽的合約,也不會拒絕該接受的協議?答案是有的。
瞭解你的「最佳替代方案」
。一家人在決定售屋底價時,該問的不是「應該」可以拿到多少,而是萬一在某段時間內房子沒賣掉的話該怎麼辦。要一直放著待售嗎?有打算出租、拆掉、改成停車場、免費讓人進住但必須負責重新油漆之類的嗎?考慮所有因素之後,哪個選項最吸引人?這些選項跟賣出房屋的最高價相比怎樣?很可能會比以二十六萬把房子賣掉更棒。另一方面,二十二萬四千的售價,也許還勝過一直無法脫手。一條任意選定的底線實在不能反應出全家人真正的利益。
談判是為了獲得比談判前更好的結果。不談判會有哪些結果?有什麼替代方案?你的最佳替代方案是什麼?面對所有的提議,都必須以此衡量。唯有如此才能讓你懂得拒絕太差的條件,也不致錯失其實很好的提議。
最佳替代方案不僅是比較理想的衡量指標,更大的好處是保留彈性讓你探索更多有創意的解決方案。你不會排除掉不符底線的一切提議,而是拿來與最佳替代方案相比,看看是否更能滿足你的利益。
欠缺最佳替代方案的風險
。如果沒想清楚無法達成協議會有何結果,你無異於是閉著眼睛談判。例如,你可能過度樂觀地以為總有其他辦法:其他待售房屋、其他二手車買主、其他水電工、其他可找的工作、其他大盤商等。即使已有替代方案,你仍可能對談判失敗的結果過度樂觀。也許你沒真正嘗過訴訟的痛苦,或慘烈的離婚、罷工、軍備競賽,甚至戰爭。
一種常見的錯誤,是把所有選項加總看待。你可能告訴自己,萬一要求調薪不成,你隨時可以去加州或去南方,或是回學校、寫作、到農場打工、搬到巴黎,或什麼什麼的。你心裡覺得所有這些選項的總和,實在要勝過一份工作、一份固定薪水。問題是,你不可能擁有全部替代方案。如果談判不成,你只能從中選擇其一。 而在多數時候,更危險的情況是:你太渴望跟對方達成協議了。沒有先想好任何替代方案,會讓你對協商失敗的結果過於悲觀。
明知最佳替代方案有多麼重要,你仍可能懶得行動。你期待這個或下個買家會提出令人驚喜的價格,你可能不願思考交易不成該如何是好。也許你告訴自己:「就先談談看吧,看情況怎樣再說。」然而,事先準備好至少一個方案至關緊要,這樣你才有辦法進行一場漂亮的協商。該不該同意某個提議,全看它是否勝過你的最佳替代方案。
拉好警報線
。雖說最佳替代方案才是用來評估提案的指標,多準備一種測試方式卻也不壞。你可以訂出一個距離完美期待很遠的標準,這比最佳替代方案更能讓你警覺事態發展愈來愈不如人意。接受這條警報線以下的條件之前,先暫緩一下,重新審視局面。如同底線的作用,這條警報線可以用來約束代理人:「當初買這房子加上利息是二十五萬八千美元,沒問過我之前,不能以更低的價格出售。」
警報線可以提供一些保留空間。如果在觸動警報線時你決定找中間人進來,還可以有轉圜的空間。
充分善用籌碼
保護自己不做出錯誤決定是一回事,充分掌握籌碼創造明智決議又是另一回事。如何進行?答案同樣在最佳替代方案裡。
最佳替代方案愈好,就愈佔優勢
。人們以為談判優勢取決於財富、政治人脈、體格、朋友、軍力這類資源,事實上,雙方的相對談判優勢主要取決於誰比較安於見到協議不成。
試想一位富有的旅人想向孟買車站的小販買個價格合理的小銅鍋。這小販窮歸窮,對市場行情可精得很。如果這筆生意談不成,他大可賣給其他人。憑經驗,他很懂得抓準時機,也知道該出價多少。這位旅人或許有錢有「勢」,然而在這場談判裡他其實居於下風,除非他對這東西的價格有概念,或知道還可以上哪兒找到類似物品。他相當明白:自己或者得跟這個小鍋擦身而過,要不就得當冤大頭。財富沒有增加他的談判優勢,反倒削弱他的殺價能力。想將財富化為談判優勢,他得透過財力去瞭解:要花多少錢,才能在其他地方買到相當或更漂亮的銅鍋。
試想一下你在沒有其他工作機會的情況下去面試的感受──有的只是些不確定的線索。想想雙方談論薪資時的可能情形。再試想你若已有兩個工作機會在手,薪資談判又會怎麼進行?兩者差異就在於優勢。
個人之間的談判如此,組織間的談判亦然。拿大型企業跟打算對企業工廠增稅的小鎮來說,兩者之間的談判優勢不在預算大小或政治勢力,而在最佳替代方案。在一個案例中,有家企業的工廠座落於小鎮邊境之外那麼一點距離,而小鎮成功地將這公司的「商譽支付」(goodwill payment)由每年三十萬美元提高到兩百三十萬。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因為小鎮方面非常清楚,萬一要求不成,下一步該怎麼走:他們將擴大小鎮界線把工廠納入,並課以最高住宅稅率,相當於兩百五十萬美元一年。這家企業承諾過會持續經營工廠,完全沒有準備替代方案。乍看之下,企業勢力龐大,為小鎮提供絕大多數的工作機會,之前小鎮經濟極度不振,關廠或遷移勢必對小鎮造成莫大衝擊;鎮方代表的薪水也都來自它繳的稅金,他們還要索求更多。而企業擁有的這些籌碼卻沒派上什麼用場,因為他們沒把這些條件化為理想的最佳替代方案。相較於這家全球數一數二的大型企業,小鎮更具談判優勢,因為他們準備了厲害的最佳替代方案。
備妥你的最佳替代方案
。努力探索你若沒達成談判目標能做些什麼,將大幅強化你的優勢。好的替代方案不會自動擺在眼前,通常得自己去找。你可以由三道明確的步驟下手:(1) 設想萬一談判目標沒成,你應該會採取的各種行動;(2) 將較有把握的想法加以改進,變成實際可行的選項;(3) 挑出看來最理想的選項。
發想是第一道程序。假如到了月底,X公司沒提供讓你滿意的工作機會,你準備做些什麼?接受Y公司的工作?放眼另一個城市?自己創業?還有呢?對勞工工會而言,談判目標的替代方案可能包含呼籲罷工、轉為非契約工、前六十天罷工通知、尋求仲裁者、呼籲工會成員「合法怠工」。
第二階段是改善其中最好的想法,化為真正可行的方案。如果你打算到芝加哥工作,試著把這念頭變成至少在那兒有一份工作機會。有了那樣一個機會(或甚至瞭解到你沒有辦法),你就很可以明智評估紐約的那份合約。在工會仍處於談判階段時,應該把尋求中間仲裁者跟準備罷工的想法化為確切的行動草案。例如,萬一合約到期而仍未達成協議,工會將由成員投票決定是否展開罷工。
準備最佳替代方案的最後一步:挑出最好的選項。如果談判目標落空,現在你準備著手哪一項替代方案?
經過這一系列的努力,此刻你握有了最佳的替代方案。把每項提議都拿來跟它比較;替代方案愈好,你提高協商條件的能力就愈好。知道自己如何應付談判落空的局面,可以讓你坦然面對整個談判過程。看得到下一步,你就不那麼擔心談判破裂。這樣的心態愈堅定,你就愈能明確表達自己的利益,捍衛應當採取的談判基礎。
要不要讓對方知道你的最佳替代方案,要視對方想法而定。如果選項非常誘人(隔壁房間就坐著另一位顧客),則讓對方知道對你比較有利。如果他們以為你沒有什麼好退路而實際上你有,說出來幾乎是不會錯的。但假使你的最佳選項比他們以為的還差,講出來反而會削弱了你的氣勢。
考慮對方的最佳替代方案
。你也要設想對方在談判不成的情況下能有的抉擇。瞭解愈深刻,你上談判桌的準備就愈充足。瞭解他們有何退路,你就能實際推測談判時的狀況。
也許他們對談判落空的後路太過樂觀,也許他們模糊地相信選項甚多,而且以為各個選項的好處是可以加總的。如果對方看來如此,你可以幫他們想清楚,那樣的期望是否切合實際。
對方的最佳替代方案有可能勝過你能提出的一切合理建議。假設你這方是社區團體,附近在蓋發電廠,你們很擔心將來可能排放的有毒氣體。電力公司的最佳替代方案是:完全置之不理,或一邊應付你們一邊繼續興建。要讓對方正視你們的顧慮,可能得靠訴訟要求撤銷其興建許可。換句話說,當對方的最佳替代方案好到讓他們沒必要跟你討論問題,就要想想有沒有辦法可以扭轉情勢。
若雙方的最佳替代方案都很棒,那麼,最好的談判結果(對兩邊而言都是)也許是一拍兩散。這種情況下的理想協商是,雙邊愉快而有效地認識到,彼此都該另覓對象才能獲得更好的利益。
出處:
遠流出版《哈佛這樣教談判力》
回到讀享生活文摘首頁
上一篇
下一篇
吳明益:安安靜靜的鳥世界——我所認識的劉伯樂
天熱!想吃彰化涼圓
書人觀點
健康醫療
職場求生
世界瞭望
精采人物
品味生活
歷史解碼
新知探索
自我成長
文藝漫遊
親子教養
商業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