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姓大名
蘇菲亞
張貼時間
2007/2/9 下午 12:29:26
投稿內容
我跟金庸小說的初識,就是在北京的旅遊中。
那一年我跟男朋友隨團到北京,終於能夠瞻仰這座心儀許久的紫禁城,團員們都很認真地在聽導遊介紹:「這間是軍機處,雍正當年創設的,你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六百里加急軍情就在這裡處理」……。
帶團導遊講得口沫橫飛,我的「隨身導遊」也不惶多讓,我男朋友興味盎然地講解:「這一間是慈寧宮,妳知道嗎?康熙時代曾經發生過『假太后』事件,真太后被神龍教的毛東珠掉包了,毛東珠當了很多年的假太后,還教過康熙武功」,我這沒什麼歷史細胞的科技人,彷彿聽到歷史大揭密般地張大嘴巴,楞頭楞腦地邊聽邊點頭,他繼續神秘兮兮地說:「妳不要小看慈寧宮外面這塊地,當年假太后就在這裡跟大內第一太監海大富對打」,然後隨手一指:「妳瞧,那片牆上的暗紅色會不會是海大富當年的血跡?他服藥中毒瞎了眼,血特別黑」,又指指另一角落:「我猜當年韋小寶應該就是躲在這裡偷看的」。
當晚回飯店後,我很崇拜地問他怎會知道這麼多歷史內幕,他很得意地說:「傻瓜,唬妳的啦!」,然後從包包中掏出兩本小小本黃皮的《鹿鼎記》給我。結果,那個在北京的晚上,我跟金庸小說有了美好的邂逅,看那兩本《鹿鼎記》到深夜還渾然忘我,幾乎想連夜再進紫禁城去玩一趟「小寶行蹤之旅」。可惜行程中已經沒有紫禁城,不然,一定會換我來跟其他朋友現學現賣:「這間應該是康熙時代的太監房,當年韋小寶就是在這裡,在小郡主沐劍屏臉上畫烏龜」。
後來我們結婚了,可以想見,有了這樣一對爹媽,我兒子從小在耳濡目染下,也超愛金庸小說,他國小參加鄉土戶外教學時,到咱們台南縣柳營鄉的「陳永華墓」,據老師事後描述,頗有「乃父之風」的兒子邊參觀還邊幫同學介紹:「陳永華就是陳近南,他是天地會的總舵主,也是韋小寶的師父…」,精彩萬分的天地會故事說得同學都圍著他意猶未盡。
當然啦!要熟讀金庸當導遊也不是沒有出糗之時。我曾經把我家的經驗跟當導遊的朋友小張分享,他說他也常用這招,他帶雲南團時,常在天龍寺跟團員介紹段譽在寺中學得「六脈神劍」的故事,還會順手比劃幾招「六脈神劍」。
不料團員臥虎藏龍,有一次離開天龍寺後,走到一棵樹下,一個小學生團員問:「張叔叔,那段延慶跟刀白鳳『化子邋遢、觀音長髮』那一夜,就在這顆樹下嗎?」,小張說他頓時被問得啞口無言,我們則聽得笑彎了腰。
x